时间:2022-04-19 点击: 次 来源:《孟子·离娄》 作者:《孟子》 - 小 + 大
【原文】 人有不为也,而后可以有为。 ——《孟子·离娄》 【译文】 一个人应当对某些事放弃不做,才能够集中力量有所作为。 【赏析】 这句话说明了“不为”与“有为”的辩证关系:要成就某项事业,必须舍弃某些东西。这句话后来演化成“有所为,有所不为”。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,不可能同时做许多事情。特别是面对事关人生未来命运的选择关头,学会放弃就显得更加重要和更具胆识。 人生不可什么都要,总是在取与舍、退与进、放弃与追求的人生法则中理智地生活。有迫求,是引导人生积极向上的途径,只有对追求赋予完整正确的内容,人生才具有意义。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忘了拿得起、放得下的最简单的生活真理。当人生尚未定位或面临选择的时候,可能因为放弃而成就一生,也可能因为放弃而偏废一生。问题在于,放弃的是不是该放弃的,有个内在尺度和价值取向。 人都迫求成功以体现生命价值。当成功的光环笼罩着人的时候,我们难免精神亢奋,欲望膨胀,这个时候如果不懂得放弃,不善于放弃,就很危险了。任何人的负荷与承载都是有限的,鸟儿的脚上系上黄金就会飞不起来,天空再广阔也失去了意义。 放弃安逸与热闹,才能发奋与刻苦,成就大事,放弃虚浮与自恋,才能走出禁锢自己的小天地,走向辉煌,放弃无聊与世俗,才能摆脱琐屑的纠缠,把有限的精力与时间转化为对社会有益的价值。 一味放弃,是精神的颓废。有求有舍,方是人生大智慧。善舍者,须知有所不舍。生活之树上的果子许许多多,每个人只能摘取属于自己的那一颗或几颗,而放弃对整棵树的占有。 |
上一篇:有恒产者有恒心
下一篇:法非从天下